2022年,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,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全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落實“三高四新”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,主動融入市委“三區兩城”建設和“一核兩軸三圈”區域經濟格局,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經濟頂住壓力持續發展,經濟社會大局和諧穩定。
初步核算,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56.36億元,按不變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5.5%。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增加值34.14億元,比上年增長3.4%;第二產業增加值54.66億元,增長8.1%;第三產業增加值67.56億元,增長4.5%。
一、農業生產穩定
全年農業總產值68.70億元,增長3.7%。全年全縣糧食播種總面積58.25萬畝,比上年增加0.36萬畝,增長0.6%。糧食總產量23.2萬噸,比上年減少0.32萬噸,下降1.4%。其中稻谷15.4萬噸,下降2.0%;玉米7.2萬噸,下降0.2%。年末生豬存欄47.85萬頭,下降3.9%,全年生豬出欄70.63萬頭,增長2.2%。年末牛存欄11.18萬頭,增長1.4%;全年牛出欄4.04萬頭,增長5.2%。年末家禽存欄332.33萬羽,增長6.2%;全年家禽出欄495.07萬羽,增長17.8%;
二、工業生產持續發展
全年規模工業總產值258.16億元,增長14.4.%。分三大門類看,采礦業8.06億元,增長44.9%;制造業242.41億元,增長14.0%;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7.69億元,增長5.1%。分產品看,大米、服裝、精制食用植物油產量分別增長38.7%、28.8%、25.3%。全年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.5%。全年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1.8億元,同比增長15.5%。
三、服務業保持恢復
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.5%。其中,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,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5.2%、9.9%。1-11月份,居民服務、修理和其他服務業,文化、體育和娛樂業,互聯網和相關服務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42.7%、29.4%、22.7%。
四、市場銷售規?;痉€定
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.97億元,比上年增長2.2%。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,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4.55億元,增長2.2%;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6.42億元,增長2.1%。按行業分,批發業、零售業、住宿業、餐飲業分別增長3.6%、1.8%、-1.3%、5.5%。
五、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
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2.9%。分領域看,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7.3%,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.6%,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5.5%。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投資增長64.1%,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6.3%,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.6%。民間投資增長22.0%。民間投資、制造業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分別為82.4%、43.5%。
六、財政金融平穩
全年財政總收入16.41億元,同比增長5.0%;地方財政收入11.55億元,同比增長16.3%。其中,非稅收入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為25.0%。財政支出42.42億元,同比增長2.9%,其中,民生支出完成30.63億元,占財政總支出的72.2%。12月末,金融機構存款余額234.14億元,增長16.7%,其中,住戶存款余額170.28億元,增長13.2%;貸款余額186.47億元,增長30.4%。
七、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
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65元,比上年增長6.5%,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。按常住地分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18元,比上年增長5.9%;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42元,比上年增長7.2%。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。全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672元,比上年增長5.8%。